萍鄉方言看得懂冒,萍鄉有趣的方言 蔬菜: 黃瓜/青瓜 → 勒瓜(因為渾身長滿了刺‘剌’,我們當地以青瓜更為常見) 茄子 → 紫瓜(很顯然,因為是紫色的) 地力 → “糍古子”(不知該怎么寫,反正我們就是這么念的) 南瓜 → 金瓜(可能是因為顏色金黃吧) 空心菜 → “翁菜”(不太清楚怎么寫,大概是口語) 大白菜 → 黃牙白(俗稱吧) 蠶豆 → 大豌豆(因為顆粒大) 青豆 → 小豌豆(因為顆粒比蠶豆小) 茭白 → 高筍 板栗 → 橢栗 卷心菜 → 包心菜 紅薯/白薯 → 番薯 土豆 → 洋芋頭(以前曾經這么叫過) 玉米 → 包粟(口語念“bao xiu”) 水果: 橘子 → 柑子(橘子用本地話比較拗口) 金橘 → 金錢橘(更形象的表現了吉祥的涵義) 肉類等: 豬舌頭 → 招財(因為俗稱豬渾身都是寶嘛,所以每個內臟都有一個吉祥的稱呼) 豬腦花 → 豬腦稀(俺不敢吃這東西) 雞肫(或其它的肫) → 慶子(不清楚內涵,可能是指慶祝生子的意思吧) 雞血(或其它的血) → 旺子(表示興旺的吉祥意思) 雞翅(或其它的翅膀) → 雞頁胳(方言方言) 蛋 → 嘎嘎/卜卜(有句玩笑話叫“嘎嘎炒卜卜”,意思就是雞蛋炒雞蛋) 其它食品: 本地寬粉 → 米面(與河粉相似) 本地發酵豆腐 → 酶豆腐(類似腐乳,無汁) 本地咸菜 → 擦菜(因為做的時候要在搓衣板上反復擦) 腌魚 → 扎魚(本地的腌魚為紅色的) 米粉 → 扎粉 豆腐花 → 水豆腐 透明涼粉 → 涼水(于是黑涼粉在我們那叫做黑涼水) 小餛飩 → 包面 米粉團 → 米古/粑粑 青團 → 艾米古/艾粑粑 豆腐皮(素雞) → 蛋白肉 昆蟲或其它動物: 蟬 → “分幾”(實在不知道怎么用國語來描述那個字,用英文大概是[fen]) 蟑螂 → 油賊婆 蝗蟲 → 禾雞婆 跳蚤 → 狗蚤 蚊子 → 蠓子(諧音) 家蠅 → 飯蠓子(不知是不是這個字) 野蒼蠅 → 屎蠓子 螃蟹 → 爬拐 鱉 → 塘魚 物品器具: 抽屜 → 斗 簸箕 → 綽灰斗 飯勺 → 飯瓢 窗口 → 檻眼(比較鄉土的說法) 枕頭 → 枕腦 竹條 → 篾(mie) 杯子 → 斟子 廚房 → 灶下 廁所 → 蹲司 墳墓 → 地(掃墓為“卦地”) 生活相關: 痱子 → 沙鼻子 頭發里的蟲子 → 色婆(子) 口水 → 讒水 人物稱呼: 媽媽 → “恩咩”/娘老子(用文字表現可以是“母媽”,音標則是[n-me]) 爸爸 → 老公子/“呀”老子(通常稱呼爸爸習慣叫做“呀”,鄉下也有叫爹爹[dia]的) 小孩子 → 伢妹幾(伢代表男孩,妹代表女孩,合在一起統稱為小孩) 嬰兒 → 毛毛幾 兒子 → 崽 男孩 → 乃古/乃幾(念[lai]) 女孩 → 妹幾 老婆 → 婆娘 老公 → 男子人 中年婦女 → 婆尼人 瘋子 → 癲婆子 乞丐 → 討米叫花子(其中“花”通常念[wa]) 笨蛋 → 懵古/“磨”氣(諧音) 寶貝 → 嫚嫚幾 典型生活用語: 撒謊 → 扯白 打瞌睡 → 打哦哦/打瞌困 沒有 → 冒得 受不了 → 不得何 糊涂 → 不得清(常) 好玩 → 好耍 有趣 → 有味道 胡說八道 → 扯七八蛋 吵架 → 討相絆 聊天 → 打講 說夢話 → 打夢講 客氣/斯文 → 作雯(諧音 |
|到手機版|歸巢網-萍鄉房產云。在這里60秒看懂萍鄉房產、萍鄉二手房行情!
( 贛ICP備19011011號-1 )
GMT+8, 2025-5-25 17:37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