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信息聯網誰最受傷?住房信息聯網近十年難健全!住房信息聯網誰最受傷?住建部要求全國40個主要城市的個人住房信息在今年6月底完成聯網工作。有觀點認為,這意味著樓市調控向精準化方向轉變,或將取代“限購令”成為樓市調控主打政策,并會為征收房產稅奠定基礎,甚至有利于反腐倡廉工作。如今距離6月底還有3天時間,全國僅有18個城市宣布其個人住房信息系統與住建部聯網。是誰在阻撓這項政策的出臺? 背景住建部部長姜偉新表示,如果個人住房信息系統實現全國聯網,再加上銀行系統、財政系統、稅務系統的一些信息,形成一個平臺,就不必再采取限購這種行政色彩濃厚的辦法。 一旦全國房產信息聯網,個人名下的房產自然不可能繼續玩“狡兔三窟”的游戲,由此而牽扯出公職人員腐敗問題,更是大概率事件。 40大城市住房信息月底將聯網 對樓市影響待評估 2012-06-28 第 611期 往期回顧 2012.6.22 誰砸了老字號的招牌 2012.6.25 許家印“帝國”保衛戰 2012.6.26 外資做空中概股 查看全部《財經觀察》列表 能取代限購的終極調控住房信息聯網被認為是最重磅調控手段住建部要求全國40個主要城市的個人住房信息在今年6月底完成聯網工作,聯網完成之后,一個家庭在不同城市的住房,都可以查出。這意味著樓市調控可能會向精準化方向轉變,飽受“限購令”煎熬的樓市或將迎來成交量的上漲。 限購將取消? 雖然革命尚未成功,但這個消息還是讓樓市的同志們激動了一番。有觀點認為,在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將繼續堅持的今年,全國40城個人住房信息聯網這一舉措,向市場釋放出一個明確信號:今年房地產調控將在去年經驗基礎上,向精準化方向轉變。 最令市場激動的莫過于此前住建部部長姜偉新的表態,他稱“如果個人住房信息系統實現全國聯網,再加上銀行系統、財政系統、稅務系統的一些信息,形成一個平臺,就不必再采取限購這種行政色彩濃厚的辦法。” 誠然,限購政策帶有濃厚的行政干預市場之嫌,也是在諸多政策無法將持續上漲的房價打壓下去后的無奈選擇。嚴格的限購政策雖然對遏制房價上漲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同時也抑制了樓市成交量,并非樓市調控的長效手段。鑒于管理層已經提出,如果能實現房產信息聯網,那么限購政策就沒有存在的必要。由此也可以預測,今年下半年可能會出現限購政策的集體退潮。 取消限購或是一場春夢 不過,也有觀點認為,即使這些城市的個人住房信息系統能在6月底按時聯網,相關的稅收政策也很難快速出臺,“限購令”自然不會馬上退出。“限購令”的存廢還取決于未來成交量的變化、房價的漲跌、宏觀經濟的走勢等,因此在中央政府的一再強調下,該政策短期內不會退出。 更何況,這40城市的信息聯網能否實現還未可知,兩廂比較之下,限購政策的取消恐怕多半是仲夏夜的一覺春夢而已。 為征收房產稅奠定基礎住房信息聯網為房產稅擴大范圍提供契機還是來自姜偉新的表態,作為一項重要的基礎工作,個人住房信息系統的建立是存量房征稅的重要基礎,而存量房征稅被認為是“限購令”的重要替代政策。一直以來,房產稅的合理性都飽受質疑,住房信息聯網或讓力主推進房產稅征收的意見占據上風。 征收房產稅的數據基礎 據悉,目前很多信息都是推算出來的。而個人住房信息聯網后,信息完整、公開透明,政策的制定和執行都會很方便。尤其是房產稅,就必須以完整的住房信息數據為基礎。聯網后,房產稅征收就有一定的數據基礎了。 個人住房信息系統歸集的個人房屋數量、面積、價格等信息都是房產稅征收的重要參考。而個人住房信息系統的建立有助于房屋的產權確認,進而完善房屋的登記制度、交易制度和稅收制度。 房產稅效力生疑 去年年初,上海、重慶開始房產稅征收的試點工作。但房產稅究竟能否起到平抑房價的作用,頗受市場的質疑。從一年來的試點情況看也是如此,房價并未因房產稅的開征而下行。不僅如此,開征房產稅的法律基礎究竟何在,則又是一個爭論不休的話題。 戳到腐敗的軟肋巨大的利益群里令住房信息聯網難以實現普遍認為,之所以住房信息聯網難產,主要阻力來自腐敗的阻力。房地產領域一直是腐敗的高發區。對房產信息聯網可能會感到緊張的不是普通民眾,而是那些擁有多套住房的貪官。 來自腐敗的阻力 不難設想,一旦全國房產信息聯網,個人名下的房產自然不可能繼續玩“狡兔三窟”的游戲,由此而牽扯出公職人員腐敗問題,更是大概率事件。 財經評論員葉檀認為,任何一個涉及復雜利益的市場,信息公開相當于利益的公開亮相。建立公開的市場信息數據,尤其是房地產這樣沉淀大宗財產的市場,住房信息的公開相當于官員財產與高收入階層財產的半公開。 既然房產信息聯網不利于公職人員隱藏其腐敗所得的資產,這一機制遭遇地方層面的竭力拖延甚至抵制,也就并不意外了。 也可成為反腐利器 葉檀還認為,房產信息聯網,不僅可以為宏觀調控提供更翔實的政策依據,更有望讓公職人員“狡兔三窟”的腐敗資產無處藏匿,如此一箭雙雕的好事兒,又何樂而不為呢?而無論是中央對房產調控的重視,還是對反腐工作的加碼,非但不應讓房產信息聯網因其敏感性而受限,反而更應該倚重房產信息聯網所形成的倒逼機制。 “閹割版”住房信息聯網住建部長姜偉新為住房信息聯網奔走如上文所述,房產信息聯網遭到了拖延甚至抵制,因此為了順利實施,目前實際上已經完成的是不折不扣的“閹割版”。而面對這樣的一個“閹割”過的信息聯網,實現起來也仍那么遙不可及。 住建部的妥協 據葉檀所述,住建部部長姜偉新不得不出面安撫各地官員,表示住建部將在制度、程序、軟件等方面加強設計和管理,確保信息使用安全。只有地方政府和住建部兩方都同意批準,信息才能顯示出來,否則顯示出來的只是不完整的信息。此舉意味著住建部主動放棄了自身的數據控制權,向地方政府打出白旗。 “閹割版”實現仍非易事 除了來自腐敗方面的阻力外,也難覆蓋所有人群,特別是不能了解以家庭為單位的房源信息,這就給某些人以家庭其他成員的名義占有多套住房提供了鉆空子的可能。 另一方面,各地的信息采集標準不統一,口徑不一致。例如有業內稱,像太原2008年以后的新房才是產權比較明確的,而2008年之前的很多房子都是無產權、半產權的,這樣的城市,實現本市個人住房信息聯網都有難度。再加上如何保護個人隱私等,也給信息聯網帶來了諸多難題。 此外,按姜偉新的設想,先搞40個城市,這40個城市先跟住建部聯網,然后再推廣到265個地級市,自己都建立起來,然后跟住建部聯網,這個過程恐怕得幾年的時間。 結語個人住房信息聯網僅僅是調控房地產的技術手段和基礎條件。要保證我國房地產市場長期穩定地發展,實現“居者有其屋”的目標,還需要在土地制度、稅收制度以及社會保障制度等多方面取得實質性的進展。 [attach]5437[/attach] |
|到手機版|歸巢網-萍鄉房產云。在這里60秒看懂萍鄉房產、萍鄉二手房行情!
( 贛ICP備19011011號-1 )
GMT+8, 2025-5-26 05:36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