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tach]2821[/attach]
萍鄉住房限購政策今年有望放松 房產稅試點將擴更多城市,民日報在19日發表的文章中提到,地方政府對樓市的微調政策中,保護自住型購房需求的部分得以順利實施。 早報訊 “在堅持調控不動搖的大前提下,要更好地堅持調控,具體政策也需要進行適當的微調,尤其是突出"鼓勵消費,抑制投機"。” 3月19日,人民日報在A17版“經濟熱點”欄目中,發表題為《樓市調控不會半途而廢》的述評文章,文章除了再次強調堅持調控不放松外,還直言樓市調控政策“需要進行適當的調整”。 在《樓市調控不會半途而廢》一文中,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有關專家還給出了微調路徑,“如擇機調整限購政策范圍,重點限制境外和非居住的外地投資者投機性購房。再如在抑制非消費性需求的同時,適度調整首套普通商品房首付比例、住房貸款利率。” 上述觀點,與投資銀行花旗的判斷不謀而合。 19日,花旗發布報告預計,今年中國房地產調控至少會出現部分放松,以穩定投資及保障經濟增長,而房價回歸合理水平的可能性不大。報告稱,今年房地產投資的增速下降將危及中國經濟的穩定增長,住房限購政策在今年有可能放松;同時房產稅試點將擴大到更多城市。 不過,新加坡房地產公司嘉德置地總裁兼首席執行長廖文良依然看好中國的房地產市場。 華爾街日報(博客,微博)19日援引廖文良的判斷稱,中國的宏觀經濟基本面有助于提高住宅和商業地產需求。在中國仍在堅持推進的樓市調控中,廖文良也看到了放寬信號,“中國最近調低了銀行存款準備金率,這就是放出信號,表明他們知道必須放寬政策,這種放寬不會一下子完成,而是漸進式的。” 在今年全國“兩會”結束后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強調,當前中國房價還遠沒有回到合理價位,因此房地產調控不能放松。 調控不放松的前提與部分政策微調似乎并不矛盾。 上述人民日報的報道提到,去年以來,全國已有18個城市對樓市政策進行了微調,其中一些明顯意在放松調控的政策被迅速叫停。對于這些地方政府的微調政策,報道認為因分開看,“旨在保護自住型購房需求的稅費減免等政策都得以順利實施,對市場的正常復蘇也起到了推動作用。” 可見的是,持續深入的樓市調控已成部分地方政府難以承受之重。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我們的財政收入每月都以百分之十幾的速度下滑,只有金融危機影響最嚴重時才出現過這樣的情況。”江蘇某市一位政府官員告訴人民日報記者,“主要原因還是房地產市場冷清,土地拍不出去,相關的稅收也大幅減少。現在最擔心的就是今年的地方債務能否如期償還,壓力很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