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請用微信或QQ注冊登陸

登錄或注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我的足跡 房產交易稅計算 房貸計算 均價計算 高級搜索 樓盤大數據 萍鄉社區分布
歸巢網 主頁 歸巢文化 查看內容

萍鄉儺。神秘的萍鄉儺,

2012-2-28 02:58| 發布者: 歸巢資訊| 查看: 2991| 評論: 0|原作者: 童峰

摘要: 萍鄉儺。神秘的萍鄉儺,走出神秘的萍鄉儺(圖)  12獸神圖騰面具暗藏玄機 銅面具的傳說并非沒有根據 萍儺起源迷霧重重   “萍鄉儺文化三寶俱全,全國少有” ———中國藝術研究院副院長、中國儺學研究會顧問薛若林 ...
萍鄉儺。神秘的萍鄉儺,走出神秘的萍鄉儺(圖)  12獸神圖騰面具暗藏玄機 銅面具的傳說并非沒有根據 萍儺起源迷霧重重
  “萍鄉儺文化三寶俱全,全國少有” ———中國藝術研究院副院長、中國儺學研究會顧問薛若林你們為挖掘搶救古文化做了一件好事” ———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胡喬木
  “看到萍鄉的儺文化,好像小孩子第一次看到月亮一樣新奇” ———法國全國藝術委員會主任吉萊姆
  “中國的儺文化天外有天,這天外就是萍鄉” ———法國部安博物館館長班文干·斯巴諾
  “萍鄉儺文化遺存之多,足以辦成一個中國乃至世界儺文化博物館” ———臺灣文化發展中心董事長張佩芬
  儺(nuo),與中國原始巫術相關,是一種傳承數千年“迎神賽會,驅鬼逐疫”的宗教藝術,因此在厚重和“不朽”中浮現著種種神秘。10月初,萍鄉市上栗縣赤山石洞口儺廟內的12尊古老的木質獸面圖騰儺面具,立刻使萍鄉儺再度成為熱點。那么,蒙塵的萍鄉儺究竟向現代人暗示著什么呢?
  12獸神面具的秘密
  12月初的清晨,一層薄霧籠罩著萍鄉上栗縣赤山石洞口。四面環山中,也許是記者一行不速之客,引來山村中此起彼伏的狗吠。在這里,12尊不朽的獸面圖騰儺面具蒙塵了上千年。
  被村民珍藏的12尊精雕細琢的木質圖騰面具或劍眉刀須,或龍眼虎鼻,或獅嘴狼耳,雖然猙獰可怖,卻帶著十足憨態。在它們的額上,各刻有光芒四射的“明珠”,一張血盆大口能張能合。如此怪異的儺面具都隱藏著什么樣的文化密碼呢?
  20世紀40年代,湖南長沙子彈庫戰國楚墓中出土了珍貴的先秦帛書,全書四周用朱、絳、青三色繪有12獸神的圖像和解說詞。巧得很在山東武粱祠所保留的畫像石上,也出現了有關12神獸的圖形。此次萍鄉市文物專家在文物普查時發現的萍鄉12獸神儺面具,與子彈庫楚墓、武粱祠內12獸神是否有千絲萬縷的聯系?省博物館專家黃先生在欣喜中感嘆道,迄今為止,從全國兩處發現的12獸神圖像來看,萍鄉新發現的12獸神木質儺面具,是中國唯一發現最早的儺面具。
  破解12獸神儺面具,其實就是破解古代人類的秘密之一。醉心研究萍鄉儺20多年的老專家危遠輝取出《后漢書·禮儀志》說,上面說了儺是為了逐疫,還說了黃金四目、蒙著熊皮的方相氏(古代宮廷里主持儺祭的官吏),再有就是令研究者精神振奮的“12獸有衣毛角”。
  這些令人恐懼的“有衣毛角”奇蟲猛獸緣何被古人吸納到儺文化中來呢?危遠輝說,人類崇拜動物,古人在與意識中的鬼疫作殊死搏斗時,為了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力量,于是綜合那些兇猛動物的形象,雕琢成12獸神面具。這12獸神各有專名,如甲作、雄伯等。它們對付各種鬼疫時不是擒拿降服,而是一律吞吃。所以古人在儺祭活動中,司儺者都要高喊:“甲作食歹兇……”
  萍鄉儺的流變之謎
  對儺頗有研究的江西財經大學教授張允建說,儺舞古拙而且粗獷豪放,因保留著原生形態而被稱為戲劇舞蹈“活化石”,或者是“活態文物”。
  “儺風流俗染上栗,萍鄉三寶第一園”。這是1996年6月,中國儺學研究會會長曲六乙盛贊萍鄉儺在中國乃至世界的地位。
  萍鄉儺之所以被儺研界稱為中國儺文化的寶庫,除了它源遠流長外,也是因為它具備其他地區所不具備的儺廟、儺面具和儺舞這三大寶。這三大寶中的儺廟數量多、規模大,可稱為全國之冠。而古儺面具的遺存可堪稱中國之最。在萍鄉,記者了解到,萍鄉儺陣容龐大,一堂儺最多時竟有126個面具。那么,流傳至今的萍鄉儺面對數千年的多元歷史文化沖擊,是否玉瓦俱全呢?
  3000年前的周代,宮廷隆重舉行“國儺”,為壯軍威,全國上下吼聲震天。但在民間,《夢梁錄》中記載:“禁中除夜呈大儺,并系皇城司諸班直,戴面具,著繡畫雜色衣裳……以樂所伶工裝將軍、符使、判官……”但這里記載儺神的內容,已經與《后漢書·禮儀志》中有所不同。
  宋以前,儺祭只是在歲終大臘或者除夕之夜舉行,宋朝開始,改為一年三次。那么,綿延了數千年的儺在歷史長河中到底出現了何種文化流變呢?
  危遠輝說,由于人類思維的擴展和中國戲曲的誕生,使儺由宗教性的活動全面向娛人的文藝形式衍變。宋代,儺從遙遠的鬼神、怪獸一下子貼近了民眾的生活,于是,儺祭活動中的方相氏、12獸神難尋蹤影,取而代之的是將軍、門神、判官、土地和灶神等。由于道教、佛教、儒教的影響和人類思維的逐漸提高,儺面具中甚至有了孟姜女、天女娘娘、鐘馗等人物。在萍鄉,“集千神為一儺,融眾教為一廟”的說法也因此而來并逐漸流傳。
  在戲劇表演盛行的今天,原始宗教思想的儺意識已經模糊不清甚至逐漸消亡,以至于方相氏執戈揚盾的“戈”和“盾”也不知從何時起在儺祭活動中消失了。但作為宗教藝術的儺面具、儺舞、儺戲等對研究中國的民族史、文化史和民俗史卻具有相當的價值。
  銅面具的遺憾和傳說
  萍鄉流傳著關于“銅面具”的傳說。據說古時儺面具全為銅制。一千多年前,因“褻瀆了神靈”才絕跡,改用樟木雕刻。現民間流傳著“大安里的皇帝———輪流做”的歇后語頗有來由。一種說法是指五個儺隊為爭最后一個銅面具而大打出手,最后由族長調解,五個儺隊每年輪流供奉銅制面具。
  張允建說,從巖畫和陶器上看,中國新石器時代已有面具的存在。考古發現,最晚到商周時期,銅面具已經流行。秦漢之后,雖然沒有實物可得,但文獻或圖像卻記錄面具的使用和儺祭是不可分離的。
  遺憾的是,在江西新干以及福建等地出土了一些青銅面具,而在萍鄉,文物專家們至今還沒有找到傳說中的儺銅面具。但危遠輝說,1973年,他曾在上栗的一農家發現了青銅儺面具,由于當時儺文化研究被文物專家們忽略,所以沒有留心。到了上世紀80年代,儺文化研究漸興,危遠輝再次來到這家農戶里時,那位農民稱,青銅面具已經遺失。危遠輝回憶,這尊青銅面具外形如虎,獠牙、虬須剛勁,兩耳豎立……
  雖然如此,危遠輝等專家一致認為,存放在石洞口的12尊罕見的獸神木質圖騰面具,造于圖騰儺面具消失和人物儺面具興起的唐末宋初以前。這12尊發現于赤山鎮楓橋村一許姓農家內的獸神面具,也成為探索萍鄉儺起源的佐證。
  在明代所建的石洞口儺廟內,記者有幸見到了這12尊獸神面具。端詳著這12尊古老而又震撼人心的獸神面具,讓所有人感受到古代藝人們的聰明才智和精巧技藝。歷代藝人在對儺的祟信和理解中,將先民們對神靈的偶像崇拜,對鬼魅癘疫的痛恨,通過面具的制作而表現得淋漓盡致,使記者一行感覺到來自古代先民請神驅鬼的巨大震懾力。
  撩開萍鄉儺起源迷霧
  張允建說,《周禮·月令》載:商周時期的儺分為“國儺”和“鄉人儺”。“鄉人儺”,則是百姓每年正月驅逐鬼疫的活動。所以,至今在萍鄉仍然有“驅疫于衙署中及各民戶”,所以有“沿門舞”之稱。
  那么,萍鄉儺是否起源于商周時代?萍鄉市文化局陳菲認為,信巫的楚昭王與萍鄉儺起源有著密切的聯系。有專家推斷,春秋戰國時期楚巫大興,那時的萍鄉也應是楚巫的盛行之地,為后來萍鄉儺的興起延續培育了土壤。
  但危遠輝卻說,上世紀60年代,他和一些專家急匆匆趕到萍鄉彭高鎮,因為有一父子倆在河里摸出兩個腐蝕的銅疙瘩。這兩個銅疙瘩就是震動儺文化研究者的周時期的甬鐘。危遠輝告訴記者,甬為祭祀用的器皿,這說明萍鄉儺祭在周朝時就已存在。危遠輝等如獲至寶,當即用一些糧票、布票和40元現金的高價將這兩個銅甬鐘帶回萍鄉市。萍鄉儺的起源由此得到了有力的證據。
  在石洞口儺廟附近,村民杜道生捧出一本老舊的杜氏家譜。家譜上說:“儺自周始,《周禮·夏官·方相氏》也載:方相氏掌蒙熊皮,黃金四目,玄衣朱裳,執戈揚盾,帥百隸而時儺。”這些,恰恰印證了萍鄉“儺自周始”的時間推斷。

[attach]2344[/attach]

[attach]2343[/attach]

[attach]2342[/attach]

[attach]2341[/attach]



  危遠輝還說,1972年,萍鄉的考古專家們在該市三田譚頭發現了建于周代的3萬平方米土城,同時還挖出大量的包括儺祭物品在的銅器。這證明早在2700年以前,周代的萍鄉已有了城市,同時儺祭活動在當時的萍鄉已經存在。到了明朝,萍鄉“五里一里將軍,十里一儺神(廟)”之諺將儺推進鼎盛時期。據考證,其原因是朱元璋推翻元朝統治建立明朝的洪武元年,立即派安徽籍人氏杜谷珍接任萍鄉知州,因時發大疫,杜谷珍是個儺信奉者,因此借儺驅疫遍及萍鄉每個村落。到了清代,萍鄉縣令胥繩武曾用萍鄉方言作過一首詠儺詩:“五隅年例扮迎春,忙煞城里城外人;所幸太平沒個事,我隨你去跳儺神”。可見儺祭已成為萍鄉官民同樂的文化活動之一。
  “三寶”引八方贊譽
  在儺文化中,儺面具搶占了主體地位,就如那12尊古老的獸神面具一樣,眾多的儺神面具都被萍鄉村民們供奉在儺廟中,在香煙繚繞下,受到村民們的膜拜。儺廟,成為儺面的保管收藏之地。
  萍鄉小枧古儺廟穿透了昏黃的陽光,宏偉的氣勢致使這里的一木一石都顯得厚重和神秘。每年,儺神們都會以村民們戴著猙獰的面具為替身從立著一對石獅的廟門前走出。正如其他儺廟一樣,這座古儺廟擁有正殿、雨亭、戲臺、酒樓等。如今,風雨摧毀了廟前高大的雨亭,戲臺前的百子神燈下,廣場上依稀漂浮著古儺舞的影子。研究儺廟的陳步忠說,儺廟正殿供奉唐、葛、周及其他儺神,大殿左、右立著的是十八羅漢和二十四諸天神位。像這樣占地面積達兩千平方米以上的儺廟,萍鄉就有40多處。
  研究儺廟的陳步忠說,萍鄉儺廟為家庭所有,有的是一戶“大姓”所建,而大部分則是幾家甚至幾十家“小姓”合建共管,萍鄉石洞口的《杜氏家譜》、泉陂的《陳氏家譜》、石源的《李氏家譜》等均有記載。
  危遠輝說,1994年,中國藝術研究院副院長、中國儺學研究會顧問薛若林考察萍鄉儺文化時,盛贊“萍鄉儺文化三寶俱全,全國少有”。
  不但如此,中央美術學院梁任生教授也說:“江西萍鄉儺文化很精彩,其中有的更具人物色彩,也即是以當地百姓形象為依據著力創造的形象。”想必,震撼梁教授的除了儺舞、儺面具和儺廟之外,儺神每逢“出洞”(出行),掃堂(又稱掃蕩)所帶的兵器、用來放置唐、葛、周三大將軍面具的儺轎、古樸而又絢麗的儺服,都讓梁教授心潮澎湃。
  “活化石”萍鄉儺終于迎來了八方贊譽:1991年,萍鄉儺參加北京中國民間文化藝術展,一件3000多年前的石儺兵器和一批古樸豪放的儺舞錄像,引得首都觀眾和各地學者的贊賞;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胡喬木感嘆說:“你們為挖掘搶救古文化做了一件好事”;法國全國藝術委員會主任吉萊姆留言:“看到萍鄉的儺文化,好像小孩第一次看到月亮一樣新奇”的贊嘆……
  古儺面具三成幸存
  贊譽之后,萍鄉儺的坎坷命運又使記者陷入了冷思考中。
  保存年代久了,又具有文化底蘊的儺面具和儺廟就成了文物。可不幸的是,歷經文化大革命的劫難,一大批珍貴的儺文物遭到劫難。即使有幸被人暗藏的儺面具,又被人們作為驅邪佑民之物深藏家中不肯顯露于世。據上世紀80年代末調查統計,萍鄉各儺廟中保存的古儺面具有500余件,僅排上鄉毛園儺藝術館就藏有89件,時間最短的也有200多年歷史。
  盡管萍鄉儺文化在上世紀80年代就引起了有關部門和有識之士的重視,境內石洞口、小枧、下埠儺廟和下埠德化庵四處儺廟也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但最近兩三年,眾多流散民間和存放在各儺廟的文物仍沒躲過文物販子的眼睛,逃脫不了被偷竊販賣至海外的厄運。
  在萍鄉,古代儺面具都經過了“處土”(雕刻儺面具的藝匠)“開光”(一種傳統宗教儀式)后,成了超自然屬性的開神、地祗、冥神。但記者了解到,毛園儺藝館有明初儺面具89件,現無一幸存;荷堯鄉鎮內的一儺廟存有古儺面具40多件,現也不見蹤影;下埠儺廟里的那尊曾進京參展的石儺如今也不知去向。
  為保存這些古物,不少人煞費苦心。該市東源儺廟原有30多件儺面具,護廟人員曾制一架兩丈長的樓梯,將面具藏在屋頂閣樓,誰知梁上君子偷技高明,竟神不知鬼不覺地盜走了一部分。另一儺神廟為留住十幾件古儺面具,把面具封存在鋼筋水泥穴內。這樣雖免去了被偷之憂,但這些文物卻已難再見天日。有人做過統計,如今大部分古代儺面具已流失廢損了,估計幸存的已不到30%。
  更可惜的是,儺廟因無統一的管理組織,使一些地方儺舞失傳,一些別致的古儺廟敗落被拆的現象也時有發生。
  2002年8月,萍鄉市委市政府作出決定,發展萍鄉古色旅游,建設萍鄉“中國儺文化園”,以向全世界展示萍鄉儺文化的風采。此前的1998年、2002年萍鄉上栗縣、湘東區先后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儺舞之鄉”。在上栗赤山石洞口唐代儺廟前,記者看到了古老稚拙、粗獷豪放的儺舞表演。此時,儺神們搖、轉、跳、跑的語言形態,逐漸融化在落日的余暉中,回旋的是穿透時光的聲聲儺鑼之響。

路過

雷人

握手

鮮花

最新評論

歸巢網-萍鄉房產云

QQ|到手機版|歸巢網-萍鄉房產云。在這里60秒看懂萍鄉房產、萍鄉二手房行情! ( 贛ICP備19011011號-1 )

GMT+8, 2025-5-25 17:20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頂部
国产91一级a爱在线观看,欧美黄色网站一区二区,亚洲日韩美女视频一区,亚洲色无码一级毛片一区二区网站
色综合天天综合高清网国产在线 | 亚洲女人的午夜天堂一区 | 久久久亚洲综合最大 | 久久五月丁香激情综合 | 亚洲日本欧美日韩髙清观看 | 亚州另类欧美综合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