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房市場冷淡 不斷看房不斷砍價 就是不下單,據杭州透明售房網統計,10月杭州市二手房共成交565套,成交量較上月減少127套,環比減少18.35%,同比下降68.84%。11月1日~14日,杭州市主城區共成交二手房283套,平均每天成交僅20套左右。 二手房市場進入冷淡季,沒有客源讓中介們苦惱不已,不多的“意向購買者”又似乎集體患了“漂泊癥”:房子看了一套又一套,價格砍了一次又一次,但辛苦折騰多次,到頭來卻怎么也不下單。 買家周先生也是一位“漂泊癥”者,周先生說,雖說現在是房東和中介求著買家,但買家也不敢輕易接單啊,萬一買了就跌,不是虧了,所以還是漂著吧! 買房貨比N家,砍價越來越“兇” 周先生今年國慶后,開始滿杭城地找合適的房子。他白天上班,一有空就上網搜索房源,晚上就急匆匆地約上中介、房東看房。他工作在濱江,故而首選濱江;其次是配套好的市中心,周先生不在乎面積大小,只要能做兩室一廳就好,總價不要超過120萬(含裝修、含稅)。 看著周先生急切的買房心情,中介們很是熱情,根據周先生的需求找了一套又一套。 中介為他推薦了江南文苑。“68平方米的一套兩室的房子,很亮堂,一樓帶個小院子,我蠻喜歡。”周先生說,這套房子總價100萬,均價在1.47萬元/平方米左右,但由于年代較新,有雙稅,且是毛坯。“我交稅要交近10個點,還要裝修。”周先生還價85萬元,房東直接免談。 周先生看了1個多月房子,在眾多房源中他最喜歡的一套房——位于錢江灣花園,53平方米,18樓的第14層樓。他稱贊:“綠化環境相當好,物業維護得也很棒。我下班就可以帶女兒在樓下逛逛,多愜意。”這套房子周先生看得很仔細。房子房東開價120萬,周先生還價100萬。中介努力下,房東降價到110萬,周先生選擇放棄…… 此后,周先生陸續又在市中心看了多套房改房,但都沒有下單。三番幾次下來,中介也灰心了。“他這樣10萬、20萬地還價,我們很難做。”接待過周先生的中介抱怨,“要不是看在他確實是要買房,而且我們客戶也不多,我真不想再帶著看了。” 周先生告訴記者,他并非是耍著中介和房東玩,那些房子他也的確喜歡,但是價格上他肯定不愿意以現在成交價購買。“明擺著房價還會往下走,如果我以現價買下來,肯定買了就開始虧。所以我把價格下調了,如果房東真能接受,那我也就下單了。”周先生說,“我雖‘急著’買房,但并沒有打算馬上買。我估摸著這樣的政策嚴控下,房子還能再降價呢,明年3~4月才是我出手的真正時機。” 買房“漂泊癥”不是個案,只“砍”不買 現在的市場行情之下,像周先生這樣,到處看房、砍價的剛需只多不少。就這幾天,在與想買房的朋友、同事聊天時,他們都會提到自己已經看了多少套房,還打算繼續看房,跟房東正在打“價格持久戰”云云。 劉女士在1周內就看了5套房,她為了工作方便,所以“主戰場”在市區,從體育場路附近到文三路,總價預算140萬。她希望房子新一點,小區環境安靜一些。盡管是婚前的過渡房,但若能兼顧學區更好。“馬塍路那套學軍小學的學區,67平方米,叫價要220萬,房子性價比高,超出點預算也可以接受,但可惜的是,砍價一點都砍不動啊。”這跟劉女士的預算差太多,80萬的差價,砍不下來不奇怪,敢砍才厲害。她告訴記者:“杭州電視臺邊有套房子我很喜歡,挺實惠,樓層又好,幾乎要下單了,但最后擔心電視塔的輻射作罷。今天,中介又找了幾套房子等我看,我不急。” 同樣的情況,若是放到以前,買房的剛需們目的性很強,一般看2~3套就心中有數,看中了馬上下手。那時大家對房子都是看漲為主,唯恐買不到,房東占絕對主導權。如今,嚴控之下,一向“反應遲鈍”的二手市場,買方逐漸開始掌握買賣節奏。正如周先生、劉女士那樣,從小區環境到戶型,從物業管理到房子年代,他們不得不貨比三家,甚至N家。 |
|到手機版|歸巢網-萍鄉房產云。在這里60秒看懂萍鄉房產、萍鄉二手房行情!
( 贛ICP備19011011號-1 )
GMT+8, 2025-5-25 17:5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