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些天到外地出差,其中之一是看別人推薦的房地產項目,實地觀察了一些房地產當地在建的項目,總的感覺就是:房子真的難賣了。 今天出現的房子難賣幾乎到了十年前上海,北京那時候的情況。現在開發商在一起,就是一個議題,房子賣不出去了。大概除了經濟適用房在政府的強勢推動下,買房人看到價格的差異和政策房的稀缺,那才有買家。 我們先不說那房價很高的大城市,就是那被房地產商認為幾乎貼著成本在賣的三、四線城市的房子,基本面也是賣不動了。 有個在某市新區開發了八年之久的樓盤,剛剛在這兩年有了點起色,一個不大的樓盤,一億多的存量被擱置了。開發商為了防止生存的危機,不得不請長期合作的建設商諒解,將項目停工。而建設商也無奈地說,再做就只有他不斷幫助開發商撐盤子了,因為他已經有5000萬元的應收款墊付在項目上了。 一位在香港大公司房地產項目的老總,面對剛剛開盤的項目,直呼睡不著。因為建好的房子不賣吧,老板資金壓力吃不消;而項目開發的房子開賣了,當總經理的就被頂到杠頭上了,因為每天白板的滋味讓他下班都很難挪步離開項目。 一位投資者說,在今年年初時候項目建設期,因為地段等因素,預訂房的人數1200多,比建設的500套房子多出一半多,為了使得客戶更加滿意,決定一次完成建設,集中開盤銷售。可5月不敢開盤了,7月還是不敢開盤,到了9月預開盤試水,項目來買房的才3戶。這看著一排排接近竣工的房子,看看那賬本上每天的成本,那才真是個焦急,這個房地產的老法師,不得不改變以前和幾位股東的承諾,要求年底股東增加項目投入。 一位房產銷售的老板,這位從國有企業到民營改制,一直穩扎穩打的銷售專家,最近告訴說,他吃不消了,沒有遇到過一個樓盤2個月沒有一套新增銷售的,盡管只要承擔人工基本成本,可銷售員的生活質量是靠提成實現的,那每天盒飯的日子,隊伍的穩定性難以確保,每天空對空的場面,更讓那些小年輕心神不定。這位比那些已經撐不住關店的銷售公司強點的老板,他擔心的不是一時的困難,擔心的是市場更大問題的出現。 買房送車位,買房送裝修,賣房送物業管理費,甚至于在小城市看到買房送供使用的菜地。廣告多了,銷售的優惠增加了,可現實的問題是,有效的銷售量沒有出現。賣房賣到大街上,賣房賣到擺地攤,廣告發到交通要道路口。 前階段有報道綠城的老板考慮賣二個項目來平衡開發需要的資金。最近幾個月,做投資的都會忙著看那些期待轉讓的房地產項目。 政府急了,土地缺少人要,那對于房子上市銷售還是明天的事情。拿到地沒有開發的急了,因為真的不敢現在開始建設,那是明擺著開工就是壓錢,可國家政策不開工在限期后要收地的,再說那土地持有形成的財務成本在原來就天價的土地上會再增加成本,必然導致損失。持房的更急了,那資金已經投入,按照計劃可以回收的資金留斷渠了,沒有流入資金的項目,那建好的房子,那美麗的小區無法讓開發商有成就感,只有憂傷感。 房地產業內有句話,沒有賣不掉的房子,只有賣不了的價格。在2002年房地產市場低迷的時候,上海的房子賣到低價都困難的時候,有過一次經歷,那建設初期天價房的一個樓板,將拖了10年沒有賣出的9套外銷房(1992年國際銷售的外資房,每平方米13000元),最后那全裝修房以市場內銷房都低的每平方米4190元銷售,一次清盤。 因為看到過那活生生的房產處置案例,這十年房地產價格不斷上漲沒有出現過分的沖動。今天看到房子真的賣不動的時候,看到很多樓盤幾千一平方米降價都無法打動買家沖動的時候,很多人認為那不可能,可從上面的案例您會相信,那十年時間,13000元的房價就是實實在在地賣到了4190元。 房子賣不掉在中國應該不是簡單的數據,也絕對不是一時的現象,因為我們這些年建設得太快了,市場增量變化太大。尤其我們的社會將房子的使用功能演變成為賺錢功能以后,那市場出現的銷售滯脹現象必然會出現。您只要晚上去看看那些新建的房子,應該是燈火輝煌的窗戶呈現的是星星點點亮燈,漆黑的大樓已經告訴了您房子難賣的一些道理。即使在政府要求亮燈的景觀區域,房子的燈光工程解決了城市的輪廓,可無法改變那一個個應該透亮的窗戶保持的漆黑。 不是民間沒有錢,那是民間對投資房產的信心開始有點動搖了。不是社會急迫需要房子,那是我們已經基本解決了居住的問題。 房子還會繼續增加,因為您如果看看那些正在規劃中,一處處幾十平方公里的新城方案,您就相信了。可房子還是要有人買,那是保持房地產市場穩定的基礎。社會很多人在期待房子再漲價,因為他們已經持有房產。社會更多的人在期待房價跌點,因為他們也期待能夠在房子上發財。這大概就是目前難賣的關鍵因素之一,人心不定使得買房人不肯出手。 |
|到手機版|歸巢網-萍鄉房產云。在這里60秒看懂萍鄉房產、萍鄉二手房行情!
( 贛ICP備19011011號-1 )
GMT+8, 2025-5-25 22:15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