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家》劇情引起爭議 老一輩人在大城市努力一輩子給兒女攢錢買房,是給自己一個盼頭,也是希望以后能跟兒孫住在一起,這樣在大城市也算是有了真正的歸屬感。01:32 近日電視劇《安家》中有個片段引起了網友的熱議。嚴叔帶著兒子兒媳簽約的時候,兒子突然說要加上老婆的名字,從老嚴夫婦的眼神里也能看到一絲猶豫。 網友對此紛紛表示自己的看法,有人說:“ 如果這房子全是老兩口一起付的款,我覺得不該。 如果首款老兩口付,后來的前兒子兒媳自己還,我覺得可以加。 房子固然重要,但 但是,其實也有表示贊同的網友:“對于女性來說,這是一輩子的事情,如果不加上名字 ,心里不太踏實。” 眾說紛紜,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道理。不過我還是比較贊同第一個網友的觀點的,畢竟這套房子并不是自己的買的,而是老嚴夫婦勞累一生才有的財富,現在如果說要加上自己兒媳婦的名字,將心比心,想必很多人多次也不會同意吧。 可以說《安家》這部電視劇提出了一個十分現實的問題,這也是《安家》在網絡上評分呈現兩極分化的原因,它的分數僅僅6.5分,也就超過及格分點點。 《安家》太過現實 可以說單單前兩集就把社會的現實表現得淋漓盡致,從中小編我也感受頗多: 首先工作中應該學會資源的合理利用和調配。房似錦能把別人賣不出去的房子進行再利用賣給宮蓓蓓,當然看下一集預告她要把宮蓓蓓的房子賣給賣包子的兩夫妻,可謂是深諳客戶的心理,對手上的資源進行了合理利用。 其次,它告訴了我們情感營銷在任何行業都適用。房似錦在賣給宮蓓蓓房子的時候,針對性說了星空與生活,這對于在大城市打拼的宮蓓蓓一家來說,無疑就是軟肋。 另外空降來的領導如何處理與員工的關系也有所提及。目前可以明顯看出來的是門店的中介都抱團比較緊,這種平衡一點點被房似錦的到來打破。這個角色目前看起來是狼性文化的追求者,后續可能會有所轉變。 最后“繳槍再殺”是看劇學到的新詞,不禁讓人感嘆真實。有多少員工是公司準備放手之前,還在拼死拼活的為公司賺取價值?李宗翰飾演的這個老板,對員工的剩余價值的見地讓人覺得背后發涼,坐等后續他的故事線。 不過也正是因為太過現實,很多觀眾表示受不了:“我不過是來看電視劇放松的,這么這電視劇所述說的問題這么真實,讓人覺得心好累。” 其實從這一點來說,我倒是覺得《安家》是一部不錯的片子,起碼它能夠讓觀眾引起內心深處的共鳴。 共鳴 看到這部劇讓我感到一陣唏噓,我不禁想到一部類似的的電視劇《蝸居》。 電視劇《蝸居》多經典不用多說,可以從中挖掘很多現實意義,但最大的現實意義,對每個人都有用的現實意義,對現在、過去、將來都有用的現實意義,不是其它,而是人物本身,海藻和海萍姐妹倆。這部電視劇之所以夠經典,就是塑造了這兩個經典形象,在你身邊很多人身上都可以找到一部分原型。 編劇把當年《蝸居》的海清夫妻倆搬到了《安家》,并且角色其實是相關聯的,當年第一次買房的夫妻倆,現在迎來了孩子上學,二胎需要換房的人生階段。挺感慨的,想想當年看《蝸居》的自己,還沒有逛過宜家,還被小貝的愛情感動著,對愛情充滿著向往,和對現實的恐慌。現在看《安家》的自己,不知道逛了多少次宜家,也從第一次去的興奮,變成了去宜家只是吃肉丸和冰淇凌。所以,對于海清的出現,引來了大家內心共鳴。 至于這部電視劇的好壞我也無法做過多的評價,現在才剛開始,還沒播出幾集。一千個人心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電視劇對每個人的含義是不一樣的。但是比起那些霸道總裁的瑪麗蘇劇,我本人更傾向于看類似《安家》這類現實題材的電視劇,畢竟作為浩瀚藍天的一粒凡塵,我們所遭遇到的問題可以說與電視劇中的主人翁很像了,這類電視劇總能引起我們的共鳴。正是因為這種相同的境遇讓我對《安家》接下來的發展十分期待。 至于對于“房產證該不該加兒媳婦名字?”,你是怎么看的呢? 需要,給女方安全感 不需要,有些過分了 |
|到手機版|歸巢網-萍鄉房產云。在這里60秒看懂萍鄉房產、萍鄉二手房行情!
( 贛ICP備19011011號-1 )
GMT+8, 2025-5-25 12:5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