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鄉(xiāng),江西省下轄地級市,是江西的“西大門(靠大有)(靠大有)”,在贛西經濟發(fā)展格局中處于中心位置,素有“湘贛通衢”、“吳楚咽喉”之稱。其境內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七處。 1、安源路礦工人俱樂部舊址:位于萍鄉(xiāng)市安源鎮(zhèn)半邊街,于1922年5月1日成立,最早地點設在安源鎮(zhèn)牛角坡25號。同年 9月14日俱樂部發(fā)動并領導了安源路礦工人大罷工,而且取得了勝利,1923年 4月俱樂部遷入現址。1925年 9月路礦當局勾結軍閥屠殺了俱樂部副主任黃靜源等10余人,俱樂部被查封。俱樂部舊址有前后兩棟建筑,建筑面積1266平。 2、秋收起義安源軍事會議舊址:位于萍鄉(xiāng)市安源鎮(zhèn)張家灣。磚木結構,北端是二層樓,南端是平房,共15間,面積1000平。毛澤東到安源,在這里召集安源、瀏陽等地黨和軍事負責人會議,傳達中共“八七”會議精神和中共湖南省委關于秋收暴動的決定,討論了平江、瀏陽和安源各地農民暴動的問題。 3、安源路礦工人大罷工談判處舊址:位于萍鄉(xiāng)市安源區(qū)安源鎮(zhèn)八方井。俗稱談判大樓。1922年9月,安源路礦工人大罷工,9月16日劉少奇代表路礦工人在此與路礦當局談判。迫使對方與工人俱樂部代表李立三于18日晨簽訂協定,大罷工取得勝利。舊址原是萍鄉(xiāng)煤礦公事房,建于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占地600平,磚木結構轎頂式兩層樓房,前后均為拱通廊,后廊有螺旋式鐵梯。 4、乘廣禪師塔:位于萍鄉(xiāng)市上栗縣上栗鎮(zhèn)楊岐行政村,唐貞元十四年(公元798年),唐代高僧乘廣禪師圓寂后,唐元和二年(公元807年)由甄叔禪師住持,在“廣利寺”之右側修建的舍利石塔,名乘廣禪師塔。該塔仿古代木構建筑風格。塔高2.73米,八面單層,塔基兩層,四面有浮雕佛像,力士、怪獸等,塔檐厚實,出檐深遠。 5、甄叔禪師塔:位于萍鄉(xiāng)市上栗縣上栗鎮(zhèn)楊岐行政村。甄叔禪師為唐代佛教一代宗師。他在楊岐山傳教四十余年,是楊岐“廣利禪寺”的第二位住持。唐元和十五年正月十三日(公元820年)歸寂萘毗,獲舍利七百粒,于東峰下建塔。塔殘高1.78米,寬0.88米,形似方亭。 6、盛公祠:位于萍鄉(xiāng)市安源區(qū)安源鎮(zhèn),為原萍鄉(xiāng)煤礦總局舊址。1898年3月,盛宣懷在江西萍鄉(xiāng)安源創(chuàng)辦了“萍鄉(xiāng)煤礦局”,與此同時,動工興建了這幢樓房,作為萍鄉(xiāng)煤礦辦公大樓。1921年,為紀念盛宣懷,萍鄉(xiāng)礦總局將空出的辦公大樓改為盛公祠,在二樓設立了盛宣懷的銅像,并鑄銅字“盛宣懷”,每字重200斤,盛公祠即由此而得名。 7、總平巷礦井口:安源煤礦井口總平巷建造于1898年,坐南朝北,是用紅磚砌成的牌坊形建筑。井口上方塑有鐵錘巖尖圖案和“總平巷”三個醒目大字。1922年9月14日震驚全國的安源路礦工人大罷工就是從這里開始的。井下工人在接到罷工信號后,手握巖尖、斧頭,高呼罷工口號,像潮水一樣涌出井口。工人監(jiān)察隊在井口上方豎起了“罷工”大旗,用煤桶堵塞井口,日夜嚴加把守,不準任何人下井,直至取得罷工勝利。 |
|到手機版|歸巢網-萍鄉(xiāng)房產云。在這里60秒看懂萍鄉(xiāng)房產、萍鄉(xiāng)二手房行情!
( 贛ICP備19011011號-1 )
GMT+8, 2025-5-25 16:38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