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傳聞貝殼找房已在為上市做準備,原先各個投資方在鏈家的股份將會通過鏡像協議平移到貝殼找房。從股權結構上看,貝殼找房將高于鏈家。有媒體也從鏈家南區董事會獲悉,貝殼找房的消息屬實。只是目前的融資應該是還沒有到位,還停留在框架協議。 據了解,貝殼找房計劃完成B+輪或C輪融資,在新一輪的融資中,騰訊的股份份額會上升,并向貝殼找房導流。相信細心的人,前段時間就已經發現,微信的在第三方服務(騰訊系九宮格)接入了貝殼找房,可直接到達貝殼找房小程序。 截至到2月底,騰訊仍然在貝殼找房中處于“小股東”地位。之前投資貝殼系的股份都還留在鏈家集團,其中騰訊只占了2.32%。左暉個人在鏈家占股約50%,德佑持股7.2%,融創和萬科均占比5.58%,新希望占比4.81%,百度也持股1.76%。 如果騰訊繼續以“小股東”身份留在貝殼系投資人名單中,按照騰訊的風格,它不太可能對貝殼找房開放微信支付端口。 這樣看來,上述舉動意欲為何,也就不言而喻了。 經過一年的梳理,貝殼終于和鏈家理清了關系。1月底,貝殼、德佑和鏈家團隊合并。此前貝殼大中華南區COO張海明也證實,未來肯定是貝殼上市。 2018年8月,在貝殼找房發布3個月之后,鏈家在天津成立了鏈家(天津)企業管理有限公司,它的企業屬性是“有限責任公司(臺港澳合資) ”,注冊資本5050.51萬元,股東是貝殼(天津)投資有限公司和香港源喜有限公司 ,而貝殼(天津)投資有限公司的投資方是香港享住國際有限公司。通過股權穿透,鏈家天津的實際受益人已經是香港公司,為境外上市做好了準備。 與此同時,2018年8月至10月份期間,鏈家天津收購了北京鏈家旗下超過50家公司,并先后設立了79家城市級貝殼房地產經紀公司,借此完成了完整的股權架構,以香港公司作為上市主體,通過天津公司控制全國區域公司,把鏈家的大部分資產裝進了貝殼找房中。 過去一年,貝殼燒了大量的錢做推廣,終于業務把業務推進到了95個城市。這種燒錢的方式,難免讓人想起當年的愛屋吉屋。 貝殼的人說,這輪燒錢已經被徹底叫停。 愛屋吉屋的徹底死去,再一次用失敗證明,房產經紀行業是無法脫離線下門店而存在的;去年沒落的中原,則是從另一方面將發展線上平臺的必要性展示的淋漓盡致。 一直以來,鏈家似乎看起來所向披靡,知道有了更大的野心——做平臺,做盟主。 無論是貝殼的商業邏輯,抑或是盈利模式,導致從出生的第一天就充滿了爭議。不管怎樣,我們都很難相信,鏈家能把加入貝殼的其他品牌中介當作自己人。 事實上,貝殼的出現一定程度上是源于美國MLS系統,鏈家想要建立ACN(經紀合作網絡)。 貝殼找房CEO彭永東曾說:“貝殼的出現,某種意義上來說,是構建新大陸。”這個新大陸,其實就是對標美國MLS系統,美國沒有假房源,就是因為房產經紀人都把房源信息放在MLS上,互相做生意。 通過11個月的燒錢,截止目前,貝殼入駐90多個城市,然而只接入了100余個中介品牌,平均下來每個城市僅有一個品牌加盟貝殼。這對于鏈家的理想,應該還有相當遠的距離。 也許對于一些單個門店而言,加入貝殼除了要抽傭并不會有其他方面的影響。但是,只要是稍有規模的中介門店,絕對不會愿意把自己的資源接入貝殼,拱手想讓給鏈家。 同時,我們還發現了貝殼停止燒錢的另外一個原因,他們所進入的95個城市,絕大部分二手房市場都還不成規模。 有的地方,根本就沒有辦法開展二手房業務,比如滁州這樣的市場。 有些地方倒是有二手房,但是沒有市場規模。在陜西寶雞,房屋總價一般不過60萬左右,即便按照2%的傭金比例,也不過能收1萬元,而根據統計數據,每個房產經紀人的平均年成交量不到一套。 在河北唐山,去年年商品房成交近3萬套,其中接近兩萬的商品房為新樓盤,剩下的是二手房。貝殼在唐山有7402套二手房房源,進入唐山180天后貝殼同當地的恒勒地產達成合作,恒勒作為唐山市豐潤區的地產中介機構,旗下經紀人手中的房源多數在豐潤區,而唐山可有7個區。 在安徽合肥,雖然入駐貝殼的中介公司變多,然而合肥二手交易量從去年4月開始,一路下跌近乎腰斬,從月均600套降到11月時已不足200套。 所以在很多城市,鏈家的經紀人主要做的都是新房業務,然而這并不是鏈家的核心競爭力。 甚至有人說:“貝殼給我的感覺更像是地產界的‘ofo’,來的時候氣勢洶洶,但對于業內,我們并不了解它的業務模式,甚至沒怎么用過它。“ 無論是倒在路上的ofo,還是已經徹底死去的愛屋吉屋,過去兩年,無數倒下的公司告訴我們,投資人遞過來的不是錢,可能是用來自殺的手槍。 |
|到手機版|歸巢網-萍鄉房產云。在這里60秒看懂萍鄉房產、萍鄉二手房行情!
( 贛ICP備19011011號-1 )
GMT+8, 2025-5-25 20:34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