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鄉現在的天氣是越來越冷了 一出門就有種一秒入冬的感覺 不由得讓人聯想起兒時萍鄉冬天的樣子~ 點起煤爐,穿起大棉鞋大棉襖... 現在過冬可以說是五花八樣 不過20多年前的萍鄉 我們的過冬方式也一點不比現在差 今天就讓關關君來帶大家回憶下 小時候沒有空調,我們冬天取暖都要用煤爐,燒煤球的那種,它有四條腿,支著一個圓筒,上面有個四方的爐盤,爐火口上都會坐著一個水壺,隨時都燒著開水。 小時候,到了冬天就意味著離過年不遠了,記得去商場,媽媽會買回來一團一團的毛線球,然后用長長的尺子給你量身,很快就能穿到媽媽織的暖和厚實的新毛衣啦! 毛衣、毛褲,一針一線、尺寸短了的話還能加長,手藝好的,還能在毛衣上織上你喜歡的卡通人,最后再給你縫個小口袋,大功告成,冬天出去心里暖暖的。 講真,在70、80年代,家里有兩個小孩的,那才是患難中真情啊,哥哥姐姐棉襖小了,正好弟弟妹妹穿起,暖和又省錢,經常在街坊里看見弟弟穿哥哥衣服的,總是認錯人! 有表弟表妹在外地農村的,父母把你的舊衣服用大麻袋扎起來,用記號筆寫上地址,就去郵局寄貨了,自從有了兄弟牌棉襖,再冷的冬天都不怕~~ 每年一到冬天,家里的奶奶輩們就開始閑不住了,戴著厚厚的老花鏡,曬著太陽,一邊慢悠悠地給你縫制布鞋和手套。 先縫出個鞋底,然后順著鞋底的邊緣,一針一線地縫出鞋子的輪廓,雖然花費的時間很長,但是穿起來卻是相當柔軟結實,在家里開心地奔跳著,從腳心一直暖到心里。 揣著幾分錢,走在街角,心急的等待著師傅撬開蓋子那一聲“嘭”響。老式爆米花,口味純正,依然保留著玉米的香味,放在嘴里一口咬下去甘甜中帶著酥脆,給曾經的萍鄉70、80帶來了太多歡笑和回憶。 這是寒冷的冬天很受歡迎的零食,看著師傅把白花花的米倒進罐子,然后捂著耳朵,一聲巨響后一股熱浪從鍋里沖出,胖乎乎香噴噴的爆米花就直沖進那個長長的布袋里。 如今熱水袋還是冬天大家人手必備的存在,但由于是插電的所以很多人會覺得不安全。 有小號、大號、特大號不等,依靠熱水的溫度。多少也可以解決幾個小時的取暖,媽媽們怕熱水袋燙傷小孩子,通常都會給熱水袋穿上一件外套,用絨線結出一件合身的“外衣”。 除了熱水袋,還有一樣東西也很有回憶,那就是“鹽水瓶”了。 那個時候很多困難家庭都買不起熱水袋,那就只能用吊鹽水的鹽水瓶來充當了。瓶子洗干凈,里面沖上熱水,然后在套一個毛線的外衣,一個簡易的熱水袋就這樣完成了。 |
|到手機版|歸巢網-萍鄉房產云。在這里60秒看懂萍鄉房產、萍鄉二手房行情!
( 贛ICP備19011011號-1 )
GMT+8, 2025-5-26 07:32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