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鄉儺文化可以說是萍鄉最古老的社會文化遺產,1991年,萍鄉上栗、湘東儺文化展覽應邀參加中國“民協”舉辦的中共建黨七十周年獻禮展出,一件3000多年前的石儺兵器和一批古樸豪放的儺舞錄像,引得首都觀眾和各地學者的贊賞;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胡喬木感嘆說:“你們為挖掘搶救古文化做了一件好事”;法國全國藝術委員會主任吉萊姆留言:“看到萍鄉的儺文化,好像小孩第一次看到月亮一樣新奇”的贊嘆……上栗儺舞隊應邀參加廣州中華百杰博覽會,均引起了中外專家、學者極大的興趣。 萍鄉流傳著關于“銅面具”的傳說。據說古時儺面具全為銅制。一千多年前,因“褻瀆了神靈”才絕跡,改用樟木雕刻。現民間流傳著“大安里的皇帝———輪流做”的歇后語頗有來由。一種說法是指五個儺隊為爭最后一個銅面具而大打出手,最后由族長調解,五個儺隊每年輪流供奉銅制面具。 萍鄉“五里一將軍,十里一儺神(廟)”之諺將儺推進鼎盛時期。據考證,其原因是朱元璋推翻元朝統治建立明朝的洪武元年,立即派安徽籍人氏杜谷珍接任萍鄉知州,因時發大疫,杜谷珍是個儺信奉者,因此借儺驅疫遍及萍鄉每個村落。到了清代,萍鄉縣令胥繩武曾用萍鄉方言作過一首詠儺詩:“五隅年例扮迎春,忙煞城里城外人;所幸太平沒個事,我隨你去跳儺神”。可見儺祭已成為萍鄉官民同樂的文化活動之一。 危遠輝說,1994年,中國藝術研究院副院長、中國儺學研究會顧問薛若林考察萍鄉儺文化時,盛贊“萍鄉儺文化三寶俱全,全國少有”。 不但如此,中央美術學院梁任生教授也說:“江西萍鄉儺文化很精彩,其中有的更具人物色彩,也即是以當地百姓形象為依據著力創造的形象。”想必,震撼梁教授的除了儺舞、儺面具和儺廟之外,儺神每逢“出洞”(出行),掃堂(又稱掃蕩)所帶的兵器、用來放置唐、葛、周三大將軍面具的儺轎、古樸而又絢麗的儺服,都讓梁教授心潮澎湃。 萍鄉儺之所以被儺研界稱為中國儺文化的寶庫,除了它源遠流長外,也是因為它具備其他地區所不具備的儺廟、儺面具和儺舞這三大寶。這三大寶中的儺廟數量多、規模大,可稱為全國之冠。而古儺面具的遺存可堪稱中國之最。萍鄉儺陣容龐大,一堂儺最多時竟有126個面具。1999年,萍鄉上栗縣、湘東區被江西省文化廳命名為“儺文化之鄉”。 |
|到手機版|歸巢網-萍鄉房產云。在這里60秒看懂萍鄉房產、萍鄉二手房行情!
( 贛ICP備19011011號-1 )
GMT+8, 2025-5-25 21:26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