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請用微信或QQ注冊登陸

登錄或注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我的足跡 房產交易稅計算 房貸計算 均價計算 高級搜索 樓盤大數據 萍鄉社區分布
歸巢網 主頁 歸巢文化 查看內容

“南張北姚 無事莫撩” 萍鄉武術百年傳奇揭秘

2013-5-26 22:32| 發布者: 歸巢資訊| 查看: 5915| 評論: 0|來自: 新華網

摘要:    武術,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文化,特別是在民間廣為流傳。雖然沒有少林寺和武當山,但江西的“字門”和“五百錢”等絕技卻同樣在中華武術中留下了不朽的傳說。   本期《探索江西》,記者將帶您進入充滿了傳 ...

      武術,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文化,特別是在民間廣為流傳。雖然沒有少林寺和武當山,但江西的“字門”和“五百錢”等絕技卻同樣在中華武術中留下了不朽的傳說。
      本期《探索江西》,記者將帶您進入充滿了傳奇色彩的萍鄉民間武術世界,共同領略它的百年傳奇。
      A 一句民謠:“南張北姚 無事莫撩”
      春節后,一段武術視頻在全國各大網站熱傳,視頻里的內容就是萍鄉民間武術高人的表演。說到萍鄉武術,如今流傳最廣的一句話就是“南張北姚,無事莫撩”。
      即便是現在,民間仍有不少人知道這么一句民謠:“南張北姚,無事莫撩,姚家喊打,張家喊舍,張家要告狀,姚家死大半。”從當時流傳的歌謠里,可見南張北姚兩大姓的顯赫。相傳兩家都在國民黨軍隊或民國政府中有人擔任要職,故而兩家互不相讓,經常爭斗。萍鄉市上了年紀的老人回憶,舊時這兩家奪地盤、擴勢力、打架斗毆是經常的事,特別是正月十五至正月三十的耍龍燈、鬧花燈的喜慶日子里,只要張家的龍燈花鼓隊到了衙門前的鳳凰街道,緊接著姚家的龍燈舞獅隊馬上就會來鬧場子,兩家都好比試,愛出風頭,看誰耍得好,看誰技藝高,誰家玩時喝彩聲多,如果兩方有誰說了對方不吉利的話,立即就會大打一場。這種爭強好勝好勇斗狠,在耍獅、舞龍顯勢力的過程,每次都以姚姓人取勝而告終。這正應驗了“姚家喊打,張家喊舍”的民謠。
      據江西省武術協會委員、萍鄉市德高望重的武林前輩黃賢海說,“南張北姚”一說確有其事,說的是民國時期的張家和姚家兩大家族的故事,那時萍鄉北路的姚家、南路的張家是萍鄉城內的兩個大姓,其中,姚家以武功見長,張家則財大勢大。“無事莫撩”則說的是這兩個大姓都非同小可,雜姓一般不敢惹他們。在古代,大戶人家為了保護自己的財產和維持家族地位,都會聘請武師來教徒護院。
      B 一個武術之鄉:“上栗人人有打”
      江西武術界的人都知道一句話:“上栗人人有打”。“打”即“武功”的民間俗稱,這話說的就是上栗這個武術之鄉,幾乎人人都有武功。
      據萍鄉老一輩人回憶,民國的時候,上栗叫“上栗市”,有個知名打師叫鄭西樓,最愛打抱不平,對看不慣和不順眼的事,經常會主動上前懲強扶弱,在萍鄉留下了不少美談。
      上栗自古以來尚武之風盛行,因此萍鄉各地包括姚、張兩家請的武師都是上栗出生的。據說,民國時期,姚家鼎盛的時候,專橫跋扈,有一次姚家10多個青年挑擔來到了萍鄉市北門橋,本來路就窄,10多個人一擠,硬生生把路給全占了,可他們也不急,就在路中歇了起來,過路的人知道他們是姚家的也是敢怒不敢言,只好站在一邊等著。這時,來了一個挑豬仔到萍鄉賣的上栗青年,因為趕時間,再加上也不知道都是些什么人,于是便禮貌地請他們讓路,哪知這就惹惱了姚家人,10多個青年呼啦啦便把青年給圍住了。說不上幾句,姚家人就先動起手來,誰知沒幾下,10多個操著扁擔的姚家人便被上栗青年給放倒了。當時在姚家擔任武師教頭的人聞訊也趕了過來,結果三五拳過去,便知道自己不是對手。為了保護名聲,這個教頭借故直奔東門吃粉去了。直到姚家人過來請他出手,他還一個勁地說自己是有身份的人,不能對鄉下野小子動手。
      姚家出動了幾批人,還是打不過上栗青年,于是童謠就傳開了:“萍鄉城里有座北門橋,姚家橋上攔路頭,上栗市,豬仔客,拳頭硬,真本事打贏姚家全姓人。”如今這個童謠,在萍鄉和上栗不少人都知道。
      黃賢海說,上栗靠近湖南瀏陽和醴陵,而瀏陽是知名的武術之鄉,習武之風盛行,上栗在兩省交界處,自古不太平,因此很多人都學了武術防身,高峰時期,上栗的青壯年七成都會武術。在萍鄉一帶,有武功的人都稱為“打師”,“上栗人人有打”也就是說上栗當時有很多打師。
      C 一位傳奇人物:李德和勇闖廣東
      黃賢海告訴記者,萍鄉的武術與南拳的淵源頗深,南拳泛指中國南方,特別是福建及廣東,于明末清初后形成的武術門派。
      說到萍鄉的南拳,就不得不提到一個傳奇人物李德和。李德和是萍鄉市湘東上官嶺人,相傳他自幼習武,長大后來到廣東拜訪名師。廣東當時有個教頭,有數百弟子,力大無窮,一身武藝,平常仗著自己的武藝經常欺侮鄉里。這個教頭有個喜好,他只要將一座數百斤的大石獅搬到哪個人家門前路間,那家人就得用好酒好菜將他伺候好。李德和初來乍到,不知何故,看到一座大石獅擺在路間,便一腳將獅子踢開。教頭聞訊,大怒,放風說要殺李德和。李德和當時武功并不如這個教頭,于是躲在客棧里很害怕,此時客棧有個賣燈芯的藝人,看不慣教頭的所為,便欲替他出頭。
      第二天,教頭擺下擂臺,要李德和來比武。這時“燈芯佬”跳上擂臺,稱自己是李德和的徒弟,師父生病了,由他來代比武。教頭于是飛躍起來,拔地三丈,到屋頂取了一片青瓦下來,摔在地上,向“燈芯佬”示威。沒想到,“燈芯佬”眨眼間,便取了一片青瓦下來又送回了屋頂。教頭不服,還是要比試,結果三兩下被“燈芯佬”像撕活豬一樣撕成了兩半。
      徒弟都這么厲害,師父還得了?此后,李德和的名聲便在廣東不脛而走,他自己也開館收了不少徒弟。李德和則借著這個機會,廣交武林人士,學習各派武功,最后學到龍門教主宗萬法歸總的真傳后回萍鄉傳授。
      龍門教主宗萬法歸總的拳術套路剛勁有力,手法步法變化奇快,有四兩撥千斤之技。李德和回萍鄉后,帶了羅增源等弟子,羅增源又帶了謝遠泉等弟子,謝遠泉再將生平所學系數教給了黃賢海。上個世紀80年代,萍鄉市東門有賣魚的父子三人,經常欺負人,有次正欺負一個憨厚的小伙子時被黃賢海看見了,他便說了兩句公道話,沒想到引得賣魚父子圍攻起他來,黃賢海用萬法歸總的拳法快速打倒了他們,由于動作太快,圍觀者還以為是他們自己沖上去之后重心不穩摔倒的。
      D 一個原則:習武須有德
      黃賢海告訴記者,學武之人要集大成,一定要經過三個階段:硬功、推拿和“江湖”。硬功指的是拳術、腿法等等武功招數,推拿就是運氣、點穴之類,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內功,“江湖”則是走南闖北的規矩及拉幫結派等等。
      首先要做的就是拜師了。一個好師父是一輩子的財富。按照萍鄉的傳統,拜師先要封一個紅包,里面裝有333元3角3分錢,孝敬給師父。在拜師之前,師父還要拿出卦來卜一下,看能不能收,如果卦象不符,那就不能收徒。拜師當然還有一系列的程序,如磕頭等等,拜師之后,徒弟在最初的七七四十九天里,早晚都要到師父跟前磕頭,一年三節(端午、中秋、春節)都要去看望師父。硬功需要每天多練,黃賢海從8歲開始習武,練了50多年,至今還每天都練一個小時。硬功非常了得的他,舞起一對重達10公斤的锏來虎虎生風,絲毫不覺辛苦。
      學硬功要看緣分,還相對好學一點,可要學推拿,則不是那么簡單了。黃賢海說,以前教徒都有一個說法,叫“十手留一手”,意思就是說,師父教徒都會有所保留,不會傾囊相授,以免“教會了徒弟,餓壞了師父”。要學推拿,就得先過師父這一關,只有品德好的人,師父才肯教。此外,“軟從硬出”,硬功的基礎不好,推拿也學不成。
      學了硬功和推拿后,就要走“江湖”了。“江湖”有“江湖”的一套特殊暗號和行事方式,這也是最難學到的。學會了“江湖”后,不僅要保密,還得保證不濫用。有句古話叫做“江湖一點血,妻子面前不能說”,意思就是,即便自己會“江湖”,也不能對任何人說。學會了“江湖”后,就叫“通了江”,行走江湖的時候,遇到困難只要用了“江湖”的暗號,便可向“江湖”的人求助。很多到處賣藝的人,每到一處都會打出“江湖”的手勢,與當地的江湖豪客通融。
      黃賢海認為,不管是學武功還是走江湖,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德,不能恃強凌弱,不能恣意妄為,這才是習武之人所必須具備的。黃賢海還認為,學了武功特別是推拿之后,就應該盡自己所能幫助人,如治病救人之類,造福人類,并不計報酬。正是踏踏實實地做著這些,今年59歲的黃賢海也因為惠人無數而被譽為“黃藥師”,在萍鄉市受人尊重。(黃浦江)




路過

雷人

握手

鮮花

最新評論

歸巢網-萍鄉房產云

QQ|到手機版|歸巢網-萍鄉房產云。在這里60秒看懂萍鄉房產、萍鄉二手房行情! ( 贛ICP備19011011號-1 )

GMT+8, 2025-5-26 05:07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頂部
国产91一级a爱在线观看,欧美黄色网站一区二区,亚洲日韩美女视频一区,亚洲色无码一级毛片一区二区网站
日韩精品午夜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 | 久久超级碰碰视频久久 | 亚洲视频在线香蕉 | 日韩中文字幕中文有码 | 亚洲一本之道高清乱码 | 日韩欧美精品一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