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2854
注冊時間2021-9-3
在線時間4823 小時
最后登錄2025-5-28
積分37
部門歸巢GC
管理員
|
1.gif (308.37 KB, 下載次數: 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10-11 09:17 上傳
2.jpg (21.74 KB, 下載次數: 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10-11 09:17 上傳
講百年黨史,聽紅色故事
人民日報客戶端
系列專欄《黨史中的萍鄉故事》
刊發第二十九篇
《湘東獨立師》
3.jpg (122.67 KB, 下載次數: 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10-11 09:17 上傳
全文如下:
《黨史中的萍鄉故事》
第二十九篇
《湘東獨立師》
1930年,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農村革命根據地迅速發展。為了加強對湘東革命斗爭的領導,中共湖南省委于8月重建湘東特委,管轄瀏陽、醴陵、攸縣、茶陵、蓮花、萍鄉、萬載、宜春、安源、株洲10個縣(區)委。
1930年9月中旬,中共湘東特委隨毛澤東、朱德率領的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由湘入贛。考慮到主力紅軍東進后,敵人必將向湘東革命根據地進攻,毛澤東以紅一方面軍總前委名義寫信,責成袁德生、譚思聰、張啟龍集中部分地方武裝,編組成一支半地方性的主力紅軍,以保衛和發展湘東革命根據地,配合主力紅軍作戰。9月14日,湘東特委在醴陵召開會議,毛澤東、朱德等出席,就湘東革命斗爭發展問題分別作了重要講話。會議決定成立中國工農紅軍湘東獨立師。
會后,湘東特委書記張啟龍與特委常務委員袁德生、譚思聰等商定,以萍鄉大安里山區為湘東根據地的依托點,通知各縣游擊隊和安源工人糾察隊到大安里集結,組建湘東獨立師。各游擊隊接到訓令后極為興奮,爭先恐后向萍鄉集中。
1930年10月6日,中國工農紅軍湘東獨立師成立大會在萍鄉麻田大江邊舉行。大會由湘東特委常委、湘東蘇維埃政府主席袁德生主持。當他宣布湘東獨立師正式成立的決定時,全場響起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湘東獨立師由劉沛云任師長,譚思聰任政委,田可平任政治部主任。成立時只有兩個團,約800余人,以瀏陽游擊隊一、三支隊,蓮花游擊大隊及萬載游擊隊合編為第一團,以茶陵、萍鄉、醴陵等游擊隊編為第三團。
湘東獨立師成立的第二天,即在萍鄉新店里全殲由蘆溪來犯的國民黨七十七師一個營,繳槍200余支。不久,又在南坑擊退了向大安里蘇區進犯的國民黨十九師五十七旅一個團。10月底,湘東獨立師翻越武功山開至蓮花。1931年2月,湘東特委決定抽調蓮花、萍鄉、攸縣、茶陵的部分游擊隊組成湘東獨立師第二團。
湘東獨立師在不到五個月的時間里,成功地開創了以大安里為中心的革命根據地,在湘東地區成功地開展游擊戰爭,牽制敵人,有力地配合了中央紅軍第一次反“圍剿”,為湘贛革命根據地的建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931年2月中旬,湘東行動委員會(即湘東特委)撤銷,成立中共湘東南特委,湘東獨立師改編為湘東南獨立師。1931年8月中共湘贛臨時省委在永新成立后,又改稱為中國工農紅軍湘贛獨立第一師,后發展為湘贛紅軍第八軍、紅六軍團等。1937年8月,改編為八路軍一二○師三五九旅。現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師、第四師七十二團、第十四師四十七團,新疆軍區某步兵紅軍團,某集團軍步兵旅,南疆軍區機關,均由三五九旅發展演變而來。
|
|